3D 智能制造以 3D 打印为核心,给助听器行业带来了全方位变革,不仅解决了传统制造中定制难、效率低等痛点,还推动行业在产品体验、产业格局和技术创新上实现跨越式发展。
传统助听器定制需先做耳道注模再加工,过程繁琐且易让用户不适,而 3D 智能制造可通过扫描仪等耳道 3D 图像,结合建模软件生成精准模型。以此打印的助听器能完美贴合耳道,不仅解决了佩戴松动问题,还提升了耳模密封性,有效减少啸叫情况。通过使用生物兼容性材料,能实现助听器硬质内芯搭配柔软表面材料的结构,既保证设备稳定性,又能避免长期佩戴产生压疮。同时还可结合用户听力损失情况,在打印中优化内部声学腔体结构,适配不同用户的听力补偿需求,降低耳道感染风险。
传统手工制作助听器的定制周期通常为 7 - 10 天,而 3D 打印实现了从耳道扫描、建模到成品的全流程数字化,定制周期短,极大提升了服务响应速度。
3D 打印降低了定制化助听器的门槛,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听力验配中心也逐步配备 3D 打印定制系统。同时线上远程听力评估与 3D 打印结合,使线上定制订单占比持续上升,让偏远地区用户也能便捷获取个性化助听器,推动市场渗透率提升。
助力产业集中度提升,3D 打印的技术和设备投入对中小企业形成一定壁垒,具备全流程生产能力的企业更具竞争力。同时政策支持个性化穿戴设备的增材制造应用,进一步推动行业向规范化、高附加值方向发展。